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形势发展推动经济政策深刻调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实践并非始自今日,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中期的经济体制总体改革,90年代后期的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等,都是供给侧改革。那么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进行这个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目前国内专用车企业来说有什么启发?本文笔者针对以上问题作简要的梳理和阐述。
一、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五大任务对应着当前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所谓“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改善供给品质,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需求侧宏观的调控政策的边际效益在递减,副作用在变大。
自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保增长或稳增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这些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保增长效果,但此后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虽然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三季度的6.9%,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
由于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释放流动性等手段,拉动“三驾马车”来实现经济增长,属于短期刺激政策,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高房价或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影子银行、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副作用和后遗症。
(二)解决目前中国结构性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结构问题。其中,产业结构问题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区域结构问题表现在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表现在资源能源、劳动力、资金等一般因素投入比重偏高,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排放结构问题表现在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比重偏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问题表现在过多依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特别是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结构问题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较大。这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三)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需要。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能够形成新主体,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约束政府的“有形之手”,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能够培育新动力,即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能够发展新产业,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及时淘汰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等,让市场及时出清,避免资源浪费,及时化解经济泡沫,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提高了,即使国内需求没有扩大,也会保持经济增长,因为供给能力提高的企业和个人会开拓外需市场,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赚外国人的钱。反之,如果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没有提高,即使国内需求扩大了,也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因为在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扩大了的内需市场很可能会被国外的企业所占领。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专用车企业的启发
供给侧改革主要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市场竞争中适应需求多样化、高端化和服务化趋势,把资源更多配置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领域。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为中长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那么,作为制造业的一个细分板块,专用车制造企业针对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如何把握并利用国家这一政策,在改革的深水区中浴火重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要理解、吃透、践行,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专用车企业要坚持技术创新不放松,不断吸收优秀人才,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之路,努力形成“人人创新”的新局面。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者参与的程度越来越高,以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因此,专用车生产企业要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销售等先进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转型,满足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支撑消费结构升级。
第二,合理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能,防止盲目投资扩产,造成产能过剩,资金链断裂。第11次中财领导小组会议与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方针。李克强总理12月2日指出要对“僵尸企业”、“ 绝对过剩产能”的企业狠下刀子。同时还提出“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通过投资结构调整与更加重视内涵式增长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我国专用车虽经过几十年的苦练内功与摔打磨练,不断地汲取国外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国外著名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基本停留在仿制阶段(主要指上装),开发设计雷同现象十分普遍,专用车的品种还较少,而且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中型普通专用车、其他类型的专用车产量仍较少且功能简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国产专用车还不够多,底盘企业与专用车企业严重脱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专用车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整个专用车行业准入门槛低,专用车市场鱼龙混杂,同质化低端的专用车产品已经产能过剩,如果不顾这个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势必是自食苦果。
第三,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方面的转型升级,未来是拼智力,而不是拼劳力的时代。专用汽车企业必须要走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高附加值、 高技术的道路,专用汽车企业要紧紧抓住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机遇,加快推动专用车制造向智能制造突破,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低端向高端转、产品从初粗产品向终端消费产品转、生产方式从粗放高耗能向绿色低碳循环转,质量效益从低效向高效转。
第四,抓住服务性制造的趋势,让服务更人性化。专用车企业一定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在制造服务化模式下,顾客不再是被动的产品接受者,而是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来。这就需要顾客参与设计和生产的有效交互途径和方式,有效地管理顾客期望,在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制造性、可维护性、可回收性与降低成本。
服务型制造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创造需求,而且这个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方面的需求,包括了服务方面的需求。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将需求真正融入产品当中,使产品更加精确、有效率。因为只有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是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过程中的价值根基。接下来才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拓展增值服务。专用车企业要善于发现客户深层次的真实需求,整合优势资源,从供给侧方面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客户价值最大化,进而创造新的客户需求。
第五,引进先进技术,建设柔性化生产线,积极推行智能化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重视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投入,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制造环节的融合日益深化,呈现出设计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生产在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专用车企业应该把目光放长远,通过调研,对标国内外先进专用车企业,超前布置柔性化生产线,增强自身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四、结束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专用车企业要做的就是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企业自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转变,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自身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经营健康可持续发展。